7788小说网 > 笔墨飞絮文集 > 时光留下的秘密

时光留下的秘密

7788小说网 www.7788xiaoshuo.com,最快更新笔墨飞絮文集 !

    1、

    她一直不知道为什么母亲唤那个族里的老人为小阿母。多年来,一直听母亲对那位老人以着敬重的口气呼唤她,直至她去逝后,看着族里大大小小的一整个族人为她张罗着葬礼。

    成长的岁月,她每每听着母亲的那声小阿母便总是抬眸凝着母亲,心里冒出很多的疑虑,却从不问。渐渐的,她明了,那个古稀老人在母亲心中的地位,好比婆婆的地位。也从偶尔的只言片语的偷听中,明白那是一个女人一辈子的尊崇,用着她的人格魅力教化着一村的族人。

    一村人,两家姓,另一家周姓,是从来就排斥着她的族姓。她的祖先是外地逃难来到此地,在一个山窝窝里靠着双手将家安了下来,开垦了许多的良田山地,也生了好几个儿女。几个女儿后来嫁给周姓人或是嫁到别的村去了,四个儿子按春夏秋冬命名,她的祖父是最小的冬。

    人类的繁衍何其强大,从一个落魄的逃难小子,到发展成一个村的一大族子子孙孙,就像蒲公英随风舞落,落地生根,蓬勃繁茂。从山窝里慢慢的依山傍崖,再到移出山窝窝,占据一大片空山荒地,再到挤进周姓家族的地盘,生命力的顽强让她在明白这个家族后瞠目结舌,讶异于这个姓氏的旺盛。

    四兄弟,春最长,小阿母便是春的媳妇。那么多的兄弟姐妹,年龄相差也就很是悬殊,在姐妹前前后后的嫁出后,兄弟们还年幼,此时唯一的老祖宗心衰体竭,与世相辞,作为长嫂,自是担当起照顾兄弟的责任。最小的冬还是弱冠少年,没有父,没有母,还有兄嫂。于是,长嫂便担当了抚养的责任。

    当最小的兄弟成家后,四兄弟完全的分开了,彼此发展着自己的后代。兄弟们都是子事旺盛,开枝繁叶,先先后后都有许许多多的兄弟姐妹,然后那些兄弟在父母的教导下,自是尊长嫂为小阿母,将之当作母亲般的尊重,孝顺着。

    前前后后嫁往此姓此族的媳妇都会唤着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为小阿母,而最小的冬,在少小时受过长嫂的无限照顾,对于儿女自是教导以尽着一种作为儿孙的感情来维系着对长嫂的敬爱。逢年过节时,或是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给小阿母送去大大小小的礼物与吃食。当这些子子孙孙都长大的时候,兄弟姐妹都先后因各种原因古去,只剩下长嫂在白发苍然中享受子孙的尊崇。无形的,长嫂便成了整个族里的权威人物。

    于是,小阿母、小阿婆便成了族里子子孙孙彼此相传的敬称。时光渐渐老去,年轻的她们这一代,耳边听着母亲小阿母的唤着,而小阿母已是垂垂老矣,在井合院的寂寂的木格子窗里享受阳光的逐渐变老。终于,也留不住旧时光,在寒冬的萧萧风雨中以着全村全族最高龄在无病无痛的状态下安然离世。

    恍惚的时光,她似乎从来也没有见到过那个小阿婆在众多兄弟姐妹的家族中出现,也似乎她从阳光的缝隙中看到小阿婆精瘦的苍颜慢慢地行走在古旧的院落,数着阳光片片从青筋老脉的手指间滤过。

    时光远去,她依然没有问出母亲的秘密,但在她的心中,早已在阳光的披洒间过滤了旧时光。

    2、

    这个一座很是古旧的房子,看不出年月,一半是泥土,一半是木板,又一半是青竹,各种材质混合着搭建起来。她记得只跨进屋里过一次,它是一座布局很是漂亮的房子,因为它的材质是就地取材,泥土、木材、竹子,所以它总是透着一种幽凉的感觉。

    也许她之前并没有注意到这个房子,但是因为这个房子里住着两个头发雪白的老人,而这两个老人又因母亲的特别称呼而好奇起来。于是,每每走过,踏在门前的青石板上,看着这座房子,便特别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

    两个老人,雪白的发,一个留着羊字胡髭,也是雪白地垂在下巴上,看起来比头发还要长。有一双柔和温性的眼,道骨清癯,看起来像是一个儒雅和霭的老人。另一个老人是一头短短的平发,脑袋圆圆,脸蛋圆圆,下巴圆圆,一副粗壮魁梧的身子,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架着一幅眼镜,看起来倒是一个粗野的山寨汉子,两个全然不同风格的老人,却都是一起踏着露水早出,又一起荷着锄踩着暮色回归。

    母亲说,那个有着山羊胡子的老人要叫阿公公,那个戴着眼镜的老人要叫外公公。两个的称呼与两人的行径让人有点摸不透。她问过母亲,母亲说,他们是一家人,阿公公是兄,外公公是弟,没有结过婚,那个妇人是阿公公的女儿,她是招得上门女婿,一个儿子快成年了。

    这一家的关系只能追溯到这,再长远的母亲便不再细诉。家里进进出出,只看到两老人,以及那个阿公公的女儿,偶尔还看到阿公公的孙子,上门女婿倒是从来没有看到。

    那座房子,很是奇巧。进门槛就是堂屋,堂屋两边有两间房室,中间一面竹排制成的墙,两个大圆柱子撑着,两边是青石板廊檐,竹墙后是一个露天的天井,四边有石砌的沟漕,天井中一个大大的水坛,四周养着花草,靠竹墙处摆满了农具。走过天井两边的廊檐,又是一个堂屋,摆着四方桌,太师椅,正中墙壁龛上摆着祖宗的像,两边的房子,没能看到。就此镂空的画面呈现在她的眼中脑海,一直盘旋,从幼年到少年。她再没有跨进过那座房子。

    偶有遇到那像是随身附影一样的两个老人,便会甜甜地唤阿公公,外公公。对着他们充满了好奇,却只能注目行视中遥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两个老人,不知道是否去逝,但从此后再也没有看到。而那座房子却依旧安安静静地坐落在村子里,荒凉与岑寂。

    时隔多年后,再次路过,屋前早已是苔草丛生,青石板路的缝隙间长满了杂草,青石板也皴裂成一块块,走上去摇摇晃晃。屋子的大门安静的落着锁,门板歪歪扭扭,皱缩在一起,露出宽大的缝隙,高高的门槛也变形了,似乎是长在泥土里。那面阻隔堂屋与天井的竹墙是否已是腐朽破烂,再也没有人知道。

    时光森森,几度的魂想中,那两个老人也早已离世。如果时光可以续,如果屋子能说话,它们是否可以诉说两位老人那随身附影的一生呢?

    3、

    男人问:你喜欢我的女儿吗?

    男孩说:喜欢。

    男人又问:你要求娶我女儿?

    男孩回答:嗯。

    男人再问:那你愿意给我干五年的农活?

    男孩说:好。

    就这样,男孩对一个女孩的追求,便是从帮她的父母干农活开始。

    五年的时光,在男孩的青春里没有烙下过多的情感,只是每天憨厚老实地跟着女孩父亲的背后,担着一担沉重的农活,来来往往于田间地头,到了吃饭的时候吃饭,然后又马上接着干活。五年的时光就这样在年复一年的农活中被填满,而女孩的家里,却开辟出大片的荒地果园,一垄垄,种着葱郁的蔬菜,繁茂的竹、桃、李、桔、柚、栗、枣、杏,还有大片大片的水稻良田,以及一片牛栏猪圈鸭房鸡场。这是一担担牛粪、猪粪、鸡粪、鸭漕、泥土、沙石累砌起来的丰裕宽敞的农家。她一定不知道,当初父亲是如何让这个男孩每天早出晚归做着繁重的体力活。

    女孩只是呆在家里,帮母亲做做家务,农忙时在田间地头呆上一小段时间。然后依然呆在家里做着农家的细碎活儿。她没有感觉到男孩多么炽热的感情,只是每每看着男孩那勤快的身影在屋前屋后忙碌着,就生出一点点的欢喜与怜惜。

    五年终于过去了,男孩也终于把女孩娶到家里了。做了妻子的女孩,对于父母家并没有多么浓厚的感情,那是她的娘家,但她深刻的知道自己的父母是多么吝啬的人,而她也恰恰学会了父母的吝啬。家里的姐妹众多,她排行老二,最后的是弟弟。自然而然,出嫁后的她,把心思放在了丈夫家。

    这个丈夫,个子不高,不爱说话,性格腼腆,但踏实温和,学什么总是很认真很执着,也之所以如此,他才会把高挑秀美的她娶回了家。男孩用五年的劳动换来她的相伴,在她还没嫁出时总是很小心的避过村里人,羞涩着很少走出家门。当嫁出,心理自是转变了,理所当然的夫随妇唱。

    她记得村里的流言,当然,时间一久,也就自然消逝,而她却从此成了村里的一枝花,以一个别扭的传言被村里老一辈人记住了。姐妹中,身量她最高,也属她的嫁娶最为出奇。

    因着丈夫的勤劳踏实,多年了,她与夫相处和谐,家庭美满幸福。只是村里许多的人依旧不明白当初男孩是如何认识女孩,又是如何喜欢上女孩。听闻老人的诉说,年轻的人,对于这种感情很是不明了。

    时光悠悠,当初娇嫩的新嫁娘,也早已是步入不惑之年了,她们的婚嫁方式依然是奇特而新奇的,而她们的爱情也依然是埋在时光里的秘密。

    也许,爱就是把一个人负荷在心在身,相随一生。

    时光的阴影中,恍惚似有一对男孩女孩在斑驳光影中彼此互问互答:

    ——你喜欢我吗?

    ——我愿意负荷你一生,陪伴你一生。

    201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