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88小说网 > 步蒂斯文集 > 论说知己

论说知己

7788小说网 www.7788xiaoshuo.com,最快更新步蒂斯文集 !

    一

    不记得是谁的名论了,说人类天性是自私的。既然是名论,我自然便相信了。于是便想,既是如此,那么人类的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便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了。套用叔本华的话,便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才是世间真正的世袭君主。这结论虽则悲观,却也不无其道理,单看看一次又一次地被所谓“朋友”们利用、背叛和抛弃便可找到佐证。于是便总自觉不自觉地“脱离着群众”而“鄙视着文明人”渐渐地便觉到有一面四围的高墙将自己孤立了起来。抬起头来望着那高墙之外的天空,仿似只有巴掌大,便觉到压抑、窒息,觉到孤寂、烦闷,终于写了篇文字来宣扬自己“朋友不存在而兄弟虚幻”的悲观论调。那结果,自然是得到了“只为自己活着”的嘲弄;虽然那时候还坚决地相信着“知音存在而易求”

    但渐渐地,这“知音存在而易求”却也仿似成了种自欺欺人的安慰,当时的所谓坚信正在一点点地融化和消逝。于是便觉到,所谓知音也不过人类被“朋友”利用、背叛和抛弃之后给自己服下的一剂麻醉药,试图靠了麻醉自己的灵魂来求得一种心理的暂时的宁静与平和。这实在是给了自己的信仰以重重的一击。我想,这一次怕不单说明了自己的生活里如是之缺乏阳光,实在已经陷入不可救药和万劫不复了吧?

    二

    自然的,上面这样消极的论断是一定要为智者所讥笑的。但我想,既然有着“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才是世间真正的世袭君主”这样叔本华式的结论,那么,在这“世袭君主”的指令之下,知己自然也就成了追求个人利益的一种途径和工具。我一向很有些担心这只是我“一朝被蛇咬”之后的成见,是自己的阴暗心理生发出的狭隘的观念。幸而,翻翻往日做的笔记,居然也找到了点相似的意见;在计东文的与周鹿峰书里就有这么一段议论:

    “世之称知己者,其最则怜其才,称誉之,援引之;其次则深忌其才而必欲杀之;其最不能堪者,视其人无足轻重,任其人自生自死自贫贱,且老于天地之间,一不介于胸中也。魏相公叔座荐公孙鞅于惠王,谓王:‘若不能用,必杀之。’鞅曰:‘王不能用臣,又安能杀臣。’夫天下能杀天下才士之人,即能怜才士之人也。故凡欲杀我者,皆我知己也,可感也。”

    计氏此论,可谓窥知己之道矣。

    公孙鞅也就是后来变法秦国的商鞅。他也是能得知己之道者。他就知道,如果真的有人要杀了自己,那肯定是公叔座而非魏惠王。魏惠王不是他的知己,是不可能杀他的。他确然没有料错,魏惠王并没有放他公孙鞅在眼里,反以为“举国以听公孙鞅”之荐是公叔座“病甚”的征兆。于是公孙鞅能够轻松地“乃遂西入秦”一逞抱负与天下。

    与商鞅相比,后世的杨修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不幸而碰上了自己的知己,所以白白地丢掉了性命。曹操令修葺园门,即将竣工时前来巡视,提笔题一“活”字于门后扬长而去。他肯定自得于没有人能够明了自己的最高指示,却偏被这位杨德祖先生一眼看出“门”内有“活”是为“阔”于是令将园门改窄。杨修可谓能知曹操者,堪称其知己,于是操杀之。真可谓“可感也”

    这并不是两个多么特殊的例子。人类向来只以“用”和“杀”两种态度来对待自己的知己。“若不能用,必杀之。”能用的时候便用,想杀的时候就杀;杀之前要用,用之后还要杀。倘一定要说这只是商鞅、杨修那个时代的情况,那么在现代,人类便用了“利用、吮血”和“背叛、抛弃”来对待自己的知己。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用”和“杀”

    三

    不用说,人类可以分为两大类:男人和女人。那么除了上一种知己以外,也便有了另外一种知己是人们所津津而乐于道的,其名颇艳,极能得人神而往之,唤作“红颜知己”

    红拂夜奔卫国公,识虬髯客于风尘,留下一段佳谈,自此也便有了红颜知己这么一说。后世的文人士子们每不得志,往往混迹于勾栏瓦舍“赢得青楼薄幸名”大有风尘中得知己于红颜之慨,自以为给了让自己不得志的社会以冷冷的一个嘲讽和响亮的一记耳光。明代的冯梦龙先生对此亦欣然慕之,于是便在其情史中留下了这么一段议论:

    “豪杰憔悴风尘之中,须眉男子不能识,而女子能识之;其

    或蹇迫急难之时,富贵有力者不能急,而女子能急之;至于名节

    关系之际,平昔圣贤自命者不能周全,而女子能周全之。”

    冯梦龙先生的人生道路是否一帆风顺,有没有在社会上碰过几此壁,我不敢妄言。但见了他老先生的这几句话,见了他如此推崇所谓红颜知己,我就相信他一定也是有过郁郁不得志的岁月的。中国人的轻鄙女性,是由来已久的。孔夫子所谓“贤贤,易色”者即是。能把自己的目光转移到女性身上者,多半都是在男权社会里碰扁了鼻子的,而况引女性做知己乎?

    引女子做知己,当然不是不可以,甚而至于还有夸赞女性眼光不俗,巾帼胜似须眉的意思,但更多的却包含着大男子碰壁于社会,人生的航船触礁之后欲济世而不能,穷愁淹蹇时的心酸与无奈。这种称法,仍然是男性话语霸权的产物,是明明白白的男性声口,是男子追求显贵心迹遭扭曲后的表现。归根结底,所谓红颜知己,也不过男性自己的一种心理的安慰罢了。

    红颜知己之说在当今社会自然是越来越盛行了,任何一个“憔悴风尘之中”的“豪杰”都是有着一个或多个红颜知己在的。那些被许为“知己”的“红颜”大抵也是为此而颇觉欣欣然的。其实她们不知道,当一个人有了所谓“红颜知己”之时,他多半已是碰壁而至于头破血流的了。那次与小妹闲谈,说起自己的沦落,她说,其实哥哥还是有着不少的红颜知己在的。于是我豁然明白,自己在这“沦落”中也是已经头破血流的了。

    罗兰夫人曾经感叹:“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套用过来,那么,又有多少心酸与无奈假着红颜知己之名以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