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88小说网 > 步蒂斯文集 > 里下河先生的教育观

里下河先生的教育观

7788小说网 www.7788xiaoshuo.com,最快更新步蒂斯文集 !

    身为教育工作者的里下河先生果然不愧其为人师表的光荣称呼,自教育的悲哀开其端,接连推出了多篇大作研讨中国的现行教育。很惭愧这众多的文章我并没有一一拜读,这原因之一是见其一而能知其余,但更多的却是因为忙。尚乔老师曾称教师为天下最劳累的人,看来确是一偏之见的。——自然,在这里,这是题外话。按理,我们中国人是最讲究发言的资格的;所谓“没有看过就没有发言权”我本来是不能说什么的,但正如前所说“见其一而能知其余”也就斗胆想来说上几句了。

    在那些有关教育的一系列文章里,里下河先生一再宣称自己不是单纯地宣扬“惩戒教育”我很惊异于同样的语言、同样的词汇,在不同的人的认识里,意思竟能够有如是之不同。我不知道里下河先生对于“惩戒教育”的理解是怎样的,但我个人的理解就是教师企图用一种强力去对待学生从而达到所谓教书育人的目的。可能里下河先生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正走在这样一种强力的边缘地带。他之以为老师只能由高大威猛的男性担当,正是由他潜意识里的宣扬惩戒教育而生的。因为不是娇弱玲珑的女教师而是高大威猛的男教师才有可能预防来自学生的“攻击”里下河先生可以一个扫堂腿将学生踢倒在地,换了女教师可就未必做得到了,可见里先生的观点也实在是不无其道理的。

    但这里就暴露出了问题,也就是在里下河先生的认识里,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不可能存在某个和谐的基点的,而是处于一种潜意识的敌对状态里。他会以为,学生之所以为学生,就是专与老师作对的,因此他也就时时处于一种高度戒备的状态。就像三国演义里的曹操,他与他的近侍,无论对于哪一方来说,都是应当去维持一种和谐的状态的。但我们的曹操先生他就不这么认为,而总疑心近侍会在他熟睡的时候杀了自己,于是就上演了一出蹩脚的“梦里杀人”戏。曹丞相此后睡觉是否就很安心,罗贯中先生并没有交代,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以为,倘使要里下河先生来回答,他是一定可以得出曹操此后睡觉更不安心的答案的,因为近侍此后更有了杀他的理由。曹操虽善权谋,这一手可玩得实在不怎么高明的。里下河先生口口声声宣称“教育的悲哀”以为“教育的末日亦将为期不远”倘站在里下河先生这样曹操式的角度去看,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就我个人的观点,我一向以为人类的天性中本就有着暴力和反暴力的意识存在。现在的人们总热爱踢球与看踢球,正是这种意识存在的反映。当球过来,他狠狠地一脚迎上去,得到的正是平日得不到发泄的暴力意识得以发泄之后的快感;而对方呢,自然要对这种暴力发泄去镇压的了,他对着飞过来的球踢去,得到的正是反暴力的快感。这种观点或许自有其偏颇在,就像里先生似的以为“以偏概全”但我以为大致情形也不过如此。类比到学生中,他们在学校的规章制度的约束下,本就有着冲破“樊笼”这样的“反约束”的冲动,而这冲动一旦抬头,里下河先生们就会以为他们的敌对状态已经鲜明,中国人本讲究所谓“先发制人”的,于是“扫堂腿”也就必然会降临学生的身上。对中小学生来说,他们虽会“反约束”但是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之下,一般说来,只要不是思想意识成熟过早或是有着精神缺陷的那种,他们一旦遭遇“扫堂腿”“反约束”也就必然缩头,回归到约束之内。里下河先生不无自豪地宣称“我承认自己的能力”、“我不能改变世界,但我要改变你”真是大有其气魄存焉,但其实也不过是学生的“反约束”遭遇“反暴力”之后的回归罢了。

    其可悲哀的是,里下河先生的这种“反暴力”的教学方式,正是中国的中学教师们所惯常使用的。我本人也正是在这样的“反暴力”中成长起来的。还记得初三那一年的班委选举中,当“半壁江山都交给了我”——当时的班主任王金伟先生的话,意谓当时全班超过80%的班长一票都投在了我的名下——之后,我也就成了那个当时学校里出了名的乌烟瘴气的班的班长。我从来不曾谦逊我对于那个班级所做出的贡献,半年之后,大半是为了我当时的成绩所表现出的“魅力”那个班终于井井有条了。作为毕业班,我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学校的“名人”我个人对于班集体的管理自有我自己的方法,那是与旁人所大不相同的。某一天晚自习,我拿着书本在教室里转来转去,是在给别人讲解,教室里好像还颇有点闹哄哄的样子,这时候校长先生正好从窗外经过,一见那场面,竟有人在教室里转悠,真是怒从心起,当场把我叫过去,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记大耳光。他生得正是里下河先生理想中的“高大威猛”而我,偏巧是瘦弱得几乎“不禁风”一个踉跄退出了好远。他见了我那“熊样”——这是校长先生的原话——,更是愤怒,大概是想到要来点什么“处分”的了,就问我的姓名。当知道了我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班长的时候,他那个表情的变化,是以后我的同学们每谈起来都是会偷笑的。我当时就想,原来这校长的貌似公正的惩戒,也是会因了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既然如此,那么,他的惩戒还有几分意义?

    在我的学习生涯里,得到的惩戒可谓多矣,但就要数那次最让我觉着不甘,因为惩戒倒也罢了,那实在太过冤枉。我以后曾经很奇怪,我当时为什么会默默地接受了这冤枉的惩戒而没有丝毫的辩解。以后我明白,这也不过是上面所说的那种回归罢了。但那样的惩戒留下的后遗症倒是不小,那便是以后我每见到发自老师口中的任何言论,纵然无甚偏颇,也是会唱上几句反调的。对里下河老师如此,对尚乔老师如此,甚至见了文涵老师称赞尚乔老师的文字也如此。这实在是要归大功于那样的惩戒的。

    里下河先生曾经提到她的一位女学生,因为她太讲究个人的“明星化”太引起其他学生的注目,因而由里先生亲自操刀,剪去了她的一些头发。我实在为她的那一缕头发觉到可惜。就文中看来,那一定是位光彩照人的女生了,头发对于她应该有多么重要,可是居然被她的老师“追求内在美”的劝语而亲自剪掉了——虽然只是一部分——。我实在怀疑作为老师有没有做学生的“理发师”的权利。头发何罪?其他的学生的目光要被吸引到她的身上又与她何干?却一定要她来接受惩罚?这就好比某地有某大明星的演唱会,而台下痴狂的歌迷为了争睹他的风采而大打出手,现在来了警察,他不追究肇事者的责任,反要把这大明星带回警局问话治罪,真是其莫名其妙为不可知也。那位女生以后有没有被里下河先生的“我不能改变世界,但我要改变你”的豪言壮语改变,里下河先生没有交代,我们自然不得而知,但我相信,她的心里肯定有怨恨,纵然她真的像里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变好”了,但那也只是屈从于“反暴力”的回归。当某一天她脱离了这样的“反暴力”——这是一定的——,她的追求“明星化”也是会必然加倍的。这实在不能不说是里下河先生的教育方式的大失败,是对“我承认自己的能力”、“我不能改变世界,但我要改变你”的豪言壮语的大讥刺。

    还有我觉得奇怪的是,里下河先生居然随手都能拿出来一把剪刀,想必总不会是为了做学生的“理发师”而专门准备的吧?自然,这大概真的是我自己的一偏之见的。

    里下河先生曾经指我的也说“教育的悲哀”为“混淆视听”和“以偏概全”我不知何指。但我愿意原封奉还。因为里下河先生正是试图用了自己的教育观去以偏概全从而混淆视听的。